9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世界银行28日发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2%,比6月预期上调一个百分点。世行并结合疫苗问世、经济持续复苏等积极因素,预测中国经济明年将增长7.9%。在疫情加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世行仍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你觉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意味着什么?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说明,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中国经济持续企稳复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这对提振全球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汪文斌介绍,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达62.3亿美元,同比增长53.1%;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亿美元,逆势增长3.8%,中国和东盟实现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今年前6个月,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30%,成为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钢铁驼队”。
汪文斌强调,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将为扩大中外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推动全球复苏注入更多动力,也将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杨弘杨) 【编辑:李玉素】
新华社杭州9月30日电(记者冯源)馆藏书画艺术展、诸f兰竹画艺术特展、红色题材宣传画艺术展……作为当地新的文化地标,浙江省建德市博物馆30日在新安江畔开馆,为市民在国庆期间增添了新的去处。这样的文化地标在“十三五”期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浙江大地。
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说,5年来,浙江各地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实现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据统计,2015年以来,浙江建成图书馆103家、文化馆101家、博物馆366家、综合文化站1365个。全省还建有1.4万多个农村文化礼堂,456家城市书房和100多个文化驿站。从省到村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日臻成熟。
遍布浙江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正在成为广大群众的“文化休闲客厅”。2019年,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举办活动33.46万场次,当年,浙江有近1.4亿人次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有8000多万人次的观众进入博物馆,参加文化馆(站)活动的人数接近9900万人次。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浙江近5年间加大了政府投入。2019年浙江全省文化事业费79.9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136.57元,分别比2014年增加了110.7%和98.36%。 【编辑:黄钰涵】